为深化我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建设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5月8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知信楼4520会议室组织开展《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》专题教研活动。研讨围绕课程优化、考核创新及教学任务部署展开深入研讨,为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注入新动能。教研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李丹花主持,思政教研室主任常虎强、所有课程教师及教务人员参会。
精研课程体系,夯实教学根基。教研活动中,课程组围绕“理论+实践+线上”三位一体教学模式,细化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。理论教学聚焦职业规划全流程,涵盖自我认知、职业探索、求职技能、就业政策等核心模块展开深入交流。实践教学通过职业访谈、模拟招聘等活动,强化学生实操能力。线上教学以智慧树资源作为有效补充。这种分层递进的课程设计,既能系统传授理论,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职业认知。”。
创新考核机制,多维评价促学。教研团队立足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,构建科学考核体系。过程性考核占比50%,从课堂表现、深度研讨、作业质量等维度动态跟踪学习成效;终结性考核以闭卷考试为主,全面检验学生对职业规划理论的掌握程度。该模式打破“一考定成绩”的传统,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能力成长。
明确分工协作,保障教学实效。为确保教学环节高效运转,活动对教师任务进行精细化部署,清晰的分工机制为课程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此次教研活动以问题为导向,以优化为目标,为提升《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》课程质量指明方向。未来,课程组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,助力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。
文/马克思主义学院